您的位置:首页 > 玉文化 > 玉器百科 > 玉器选购

玉器沁色的真伪之谜

时间:2014-07-01 16:16:13  来源:  作者:  评论:

   古代玉器长期埋于地下,由于受地压、温度、湿度以及各种物质的作用而发生的色变,被称为沁色。黄色沁称土沁,白色为水沁,绿色为铜沁,紫红色为血沁,黑色为水银沁。仿古者达到以假乱真,往往人工仿沁。仿沁早在北宋时就已出现,及至明清,仿沁早在北宋时就已出现,及至明清,仿沁的手法各种各样,极难辨认—通过烧烤使其颜色变白,但同古玉相比,表面有火烧的细裂纹;

  
  在羊腿中植入小件玉器,数年后取出表面形成如古玉红丝沁般的血色细丝,俗称“羊玉“,类似者还有“狗玉“,但此玉略显干涩;
  
  将质地松软的玉器用乌梅水煮,然后用提油法上色,俗称“梅玉“,只是一般显得造作不自然;
  
  将玉与铁屑拌在一起,以热醋淬之埋于地下,经数月表面被铁屑蚀出橘皮纹,杂有土斑、深红色铁锈,俗称“叩玉”;用“硷提”之法上色,颜色渗入玉肌灰煮不退,这种沁色在天阴时颜色较鲜,天晴时则略显混浊。
  
  人工仿沁是仿古玉的关键技术,早在北宋就伴随着仿古玉的出现而被应用。及至明清时期,人工仿沁的方法日臻完善,形式多样,极难辨认。清代的一些金石考古学家对古玉仿沁有颇多的记载。在王心瑶的《玉纪补》中记载有下列几种玉器染色的方法:
  
  通过烧烤玉器使颜色变白以充古代的鸡骨白玉,同真古玉相比表面有火烧的细裂纹。
  
  在羊腿中植入小件玉器,数年后取出表面会形成如传世器上红丝沁般的血色细丝,俗称“羊玉”。同真古玉相比,“羊玉”略显干涩。
  
  将玉器放入刚杀死、血尚未凝固的狗腹中,在地下埋藏几年后玉器表面会产生土花、血斑,俗称“狗玉”。这种玉器表面常保留有新玉的颜色。
  
  将质地松软的玉器用乌梅水煮,然后再用提油法上色,俗称“梅玉”。这种仿古沁色一般显得造作不自然。
  
  把玉器放入浓灰水和乌梅水中煮,趁热置于风雪中冷冻形成细如切丝的裂纹,以充古玉中的牛毛纹,俗称“风玉”。
  
  将玉器与铁屑拌在一起,然后用热醋淬之,放置十几天后埋入地下,经数月取出后表面会被铁屑蚀出桔皮纹,纹中杂有土斑和深红色的铁锈。俗称“叩玉”。
  
  用“提油”之法上色,颜色渗入玉肌,久煮不退,这种沁色在天阴时颜色较鲜,天晴时则略显混浊。
  
  此外还有一些用油炸、火烤、雪茄水浸泡以及埋在花盆、淤泥、厕所里的方法均能使玉器丧失本色,此处不再赘述。总之,掌握玉器在鉴定的技巧,了解玉质、时代风格及常用的做旧手段只是具备了鉴定玉器的前提条件。
本文网址:/yuwenhua/baike/yuqixuangou/2014-07-01/216.html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热点排行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