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玉文化 > 南阳玉研究

浅析黄山玉制品发现的意义

时间:2014-07-01 11:33:36  来源:  作者:  评论:

   黄山,古日襄山。《明嘉靖南阳府志》载:“昔有居民被蛊毒,神女教食蓑荷,毒愈,因名。”黄山的人居环境十分优越,北、西北有蒲山、丰山,西南有独山,东有白河,山环水绕,土地肥沃,特别是独山玉材料相当丰富,从而为黄山玉器工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由于独山玉系独特玉种,所以用独山玉制作的玉器及其他制品,具有新石器时代鲜明的区域特点和个性表现。

  
  在黄山遗址出土的遗物中,有石制品与玉制品之分,二者之间的品种本无大的差异,但石与玉的质地却有根本的区别。独山玉的硬度、比重与颜色,逐渐被生活于黄山的先民们所认识、崇拜。用独山玉材料制作的玉器遂成为黄山的名牌产品。出现于黄山以外的一批新石器时代同类玉器,证明了这一制品的先进性、使用性和广泛性。石斧和玉铲,共同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耕工具,无疑对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会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其反作用力则使玉、石工业更有条件成为独立于农业,分工更细、规模更大的手工业部门。
  
  在黄山玉制品始发现之时,只不过出土了两件玉铲、两件玉凿、一件玉璜,共计五件制品,而今调查采集的玉制品标本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另外,新发现了一批玉斧、玉楔、玉锛、玉镰、玉刀、玉镞、玉球、玉锤、石砧等遗物。打制玉制品,或日坯形玉制品,剖玉留下的线痕、平面痕、弯曲面痕制品琢制、磨制制品,以及与这些制品共存的钻具、砺石等实物,更为找们提供了打剥、切割、琢磨的治玉过程。
  
  在黄山采集的玉制品标本中,至今尚未发现装饰品和礼仪类制品,但这不能排除后者存在与发现的可能,因为先前曾出土过一件玉璜,另外这次发现有石璜与汉白玉镯遗物。币过,其数量远远不能与玉铲等生产工具相比,这是受治玉的技术所限,或是区域的祟玉表现方式,还是另有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与研究解决。可以肯定的是,用汉白玉材料制作玉镯,而不用独山玉材料制作玉镯,其本身说明,在治玉过程中,解决了剖玉与琢磨一般技术,并不等于突破了镑刻与雕凿复杂技术,面对硬度高达65以上的独山玉,是硬度4—4.5的红山文化蚰玉材料、硬度4左右的皂清文化萤石材料根本无法比拟的,这大概是黄山独山玉生产工具发达,而装饰品和礼仪器欠发达的主要原因。
  
  考古调查与发掘表明,出土玉制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巳遍布全国,从近现代地理学和矿物学关于各地出产玉石的研究成果中可知,各考古学文化采玉主要是“就地取材”。
  
  如红山文化采用岫岩玉,河姆渡文化采用萤石,良渚文化采用避闪石一阳起石等。但上述考古学文化遗址与产玉的山体大多不能紧密结合在一起,有的至今“身首异处”,还有的至今查无实据,所以,出现了令人置疑的“就地取材”说。黄山遗址出土的玉制品有力地佐证了新石器时代“就地取材”的采玉途径,展示了一条在产玉的山体附近可能存在聚落遗址及其他重要遗迹、遗物的信息。
  
  中原地区向来被认为是古今产玉集中的地区之一,著名的独山玉就坐落于这个范围内。一般认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乃至河南龙山文化虽有制作玉器的物质基础,但玉器并不发达。就仰韶文化而言,其原因一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主要以彩陶为中心,崇玉文化处于从属地位;二是缺乏玉器发展的根基与传统。这与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一马家浜文化一崧泽文化一良渚文化的玉器发展系列,形成鲜明对照。黄山遗址出土的玉制品有代表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遗物,也有代表仰韶、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遗物,尤其是大量玉铲的发现,确定了中原地区南部、江汉平原北都、汉水上游白河流域独特的祟玉方式与治玉方法,它改变了或正在逐步改变中原地区“玉器并不发达”的结论,为探索独山玉之路及其发展系统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本文网址:/yuwenhua/nanyangyuyanjiu/2014-07-01/110.html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热点排行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