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玉文化 > 南阳玉研究

浅谈河南独山玉的斑斓故土

时间:2014-07-01 11:32:51  来源:  作者:  评论:

   从旧石器时代的“南召猿人”遗址可以看出,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远古人类就在处于南北过渡带的南阳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本区域的山麓岩石、河滩砾石、燧石和岩浆岩等打制石器。尽管当时人们尚无地质科学知识,然而对水晶、蛋白石等宝玉石已开始利用了。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美术工艺品如石珠、石坠等装饰品的出现,表明原始人开始掌握玉器的选材、雕刻、研磨等工艺过程,且品种和类型不断增多,但选用的原料及加工工艺都欠科学。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先民们在南阳盆地广大地区的生活十分活跃,从南阳市近百处的古文化遗存就可窥见一斑。1958年以来,经过国家、省、市、县文物工作者试掘和发掘的遗址有黄山、下王岗、大张庄、八里岗等10余处。1976年文物普查时,在镇平县城郊乡王庄村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独山玉铲一件,此玉铲长26.5cm、上宽5.7cm、下宽8.5cm、最厚1.0cm,上部有圆孔,下有弧形刃,弧长10cm,刃处仅厚0.3cm。另外,在新野县凤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了两件独山玉铲,时代为仰韶文化中期。一件长18an、宽11.3cm、厚0.7m,另一件长17.5cm、宽13.3cm,厚1.0cm,两件玉铲均为黑花独山玉。
  
  2003年9月至2005年7月,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了涉及文物考古、地质、宝玉石、独山玉、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一批专家、学者,首先对南阳13个县、市、区新石器时代独山玉文化进行了田野调查,收集了4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散落于田埂、麦地、沟壑、坟地、路边、地头等地表的具有代表性和时代特征的遗迹、遗物,特别是石料与石器中的<独山玉标本,并对各遗址进行了文字、测绘、照像等资料的记录工作。其次,对田野调查的标本依据类型学原理进行分类,诸如陶器、石器、玉器等,编号登记并加以妥善保管。
  
  这次田野地质调查与考古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
  
  (1)在词研的40余处南阳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32处发现有独山玉翩品,涵盖了南阳市域13个区、市、县。独山玉制品极为丰富,共计独山玉器446件,独山玉料381块,其中独山玉铲182件,独山玉斧65件,独山玉凿44件,等等。独山玉器品种繁多,近20余种,主要有玉铲、玉斧、玉凿、玉镰、带孔玉刀、玉磨棒、研磨器、镞、锤、锛、饼形器、刀形器、刮削器、片形器、杵形器和铲形嚣等,其中大部分品种为独山玉器的首次发现。
  
  (2)黄山遗址文化遗存的年代可上溯到大约7000年前,即仰韶文化早期,由此可将“黄山人”生活和制作独山玉器历史的年代向前推进了近千年。其证据如下:①在采集的陶器中发现了类同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早一期的凹周线器底陶钵;②出现了类同方城大张庄裴李岗一仰韶文化掺有滑石粉的柱状鼎足和粘贴口沿;③陶器上出现了仰韶文化早期可见的刻划纹和乳钉纹。
  
  (3)在内乡县茶巷遗址发现了一件完整的独山玉手铲。这件玉铲为磨剞品,且有手柄(双肩),更难得的是刃部两面都有经长期使用后留下的磨痕,即使用痕,痕迹沟槽十分明显。这件手铲为黑色独山玉,橱作工艺精美,前端呈弧瓢状,后有手柄,表面平整光滑,达到国家二级文物标准。该类型独山玉铲在河南乃至全国尚属首次发现。
  
  (4)在卧龙区黄山、宛城区高河头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打制的独山玉铲和独山玉斧,且都有保存良好的使用痕。在黄山、高河头遗址,分别发现了九件和八件具有制作加工时留下的切割(锯)痕独山玉铲。该切割痕密集平行排列,虽经磨制但依然清晰可见,是我们探讨独山玉铲的加工工艺、技术和使用工具的珍贵遗物。加工工艺多样而且精细,既有大、中型的,也有小型的,还有微型的;有少部分是打制的,但大部分是磨制的;有使用过的,且使用痕迹明显,表明原始人长时间使用,也有没使用过的;有少部分加工稍粗糙,但大部分的加工制作工艺精细。黄山、张小洼、凤凰山等遗址共发现五件独山玉镰,其中一件黑白花独山玉镰有明显的呈锯齿状使用痕迹。
  
  (5)制作玉器采用的独山玉料品种较多,主要有黑、黑花、黑白、干白、透水白、绿白和绛紫等,其中多为黑色独山玉,这表明,原始人由于受挖掘工具所限,只能采集独山表层之玉石,而面对硬度极大、理藏较深的优质绿色独山玉还无法开采使用。
  
  (6)在黄山、竹园、高河头、英庄等大多数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砺石等加工玉器的工具。特别是黄山有粗、中、细砺石之分。它们分别由石英砂岩、石英片岩和花岗岩制成,由此解决了玉器加工中粗磨和细磨问题。其中一块砺石体积较大(26cmx19cm×16cm),极其少见,特别是经过长期使用后的凹槽极为明显且保存完好。在方城平高台遗址首次发现了抛光器。抛光器保存完好,抛光面光亮平滑,它是制作石器和玉器不可缺少的加工工具。不知名的玉器很多,给专家、后人留下了众多对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的探讨空间。
  
  田野调查与考古发掘表明,今南阳地区白河、唐河、湍河、丹江流域及淮河上游广泛分布着新石器时代裴李岗、仰韶、屈家岭、龙山时期文化遗址。南阳师范学院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的独山玉文化调查研究,进一步印证了南阳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序列、编年和诸文化谱系;同时新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器形有斧、铲、凿、镰、刀、镞等,其质地分属于青、绿、墨、白、绿白、黑白、酱黄和花斑独山玉,从而形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独山玉大地。生活在南阳各遗址的先民们,用独山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等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其他生产活动,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蒙昧”和“野蛮”的面貌,创造了璀璨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和多姿多彩的独山玉文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遗址白河,古河流。东晋以前称清水,东晋为避简文帝司马昱讳,又因清水滩多沙白,改名白河。距夸约四五十万年前,中国猿人南召直立人就生活在白河上游鸡河与鸭河一带,故有“南阳母亲河”之称。白河源于河南嵩县伏牛山玉皇顶东麓,流经嵩县、南召、方城、卧龙、宛城、新野至湖北襄阳与唐河汇流,经襄樊市东注入汉水,全长329.3km。支流有松河、温凉河、梅溪河、+二里河、撩河、湍河、刁河等。流域内古文化遗址十分丰富。其中,旧石器时代有南召小空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有竹园、黄山、十里庙、后英庄、高河头、张小洼、安国城、马国王、太子岗、凤凰山、李村、红土嘴、潘寨、灰土坡、莲花池、凉马台、寨上、冢上寺和冢洼等遗址。遗址内均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
  
  唐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遗址唐河,古河流。战国、两汉称挑水、比水,唐至明称泌水,清至今称唐河,因贯古唐州,故名。源于方城士峰山南麓,流经方城、社旗、唐河、新野至湖北襄阳与白河汇流,称唐白河。全长247km。上游称潘河,至社旗与赵河汇流称唐河,支流有毗河、泌阳河、三家河、清水河、蓼阳河、江石河(东岸),三里河、清河、赵河、桐河、绵延河、涧河(西岸)等。流域内有平高台、八里桥、游方庄、谭岗、茅草寺寨菠岗、逼龙镇和陡坡嘴等遗址。遗址内均有采集的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
  
  湍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遗址湍河,古称湍水。因水流湍急,故名。源于内乡、南召、嵩县交汇的伏牛山南麓,至大块地汇成湍源。《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荆山之首,日冀望之山,湍水出焉”,流经内乡、邓州、新野,注入白河,全长216km,主要支流有长城河、黄水河、默河、得子河、尹凌河、赵河和礓子河等。流域内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八里岗、竹肖坡牛王、茶庵、杨营,小河和朱岗等。遗址内均有采集的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
  
  丹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遗址丹江,古名丹水,源于“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今商州黑龙口)”,“过商县南至于丹水县人于均(汉水)”(《水经注•丹水》)。流经商州、丹凤、商南、淅川、丹江五市县,全长390km,主要支流有淇河、滔河、老鹳河等。流域内新石器时代遗址有杨岗、老坟岗、下集等。遗址内均有采集的独山玉器。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独山玉器遗址淮河,古称淮水,为我国古代四渎之一。因水边多“隹(即鹌鹑)”,故名。源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北麓牌坊洞附近。流经桐柏、信阳、正阳、罗山、息县、淮滨、固始入安徽、江苏注入洪泽湖。干流全长1000km。桐柏境内支流有月河、陈留河、五里河、毛集河等。流域内新石器时代遗址有闵岗、大张庄等。遗址中均有采集的独山玉器。
  
  
本文网址:/yuwenhua/nanyangyuyanjiu/2014-07-01/109.html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热点排行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