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石器时代南阳独山玉扁平玉斧
赵成甫,1945年3月出生于南阳市卧龙区,196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75年在原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后改名为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工作。曾任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所长,文博研究员,河南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汉画学会理事,楚文化研究会理事。赵成甫先生,在文物考古战线上兢兢业业干了三十多年,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曾先后合作出版有《中国汉代画像石•河南画像石》《南阳汉代画像石》《南阳汉代画像砖》《南阳明清瓷器》等专著,发表过《汉画中儒道佛思想初探》《南阳汉画像石墓分期管见》《胡汉战争画像砖》《河南新野樊集画像砖》等论文、报告数十篇。其学术成果为学术界瞩目。
尤其值得钦佩的是,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南阳经济,进一步提高南阳独山玉和玉雕业的知名度,充分发挥文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赵成甫先生与同仁,追踪独玉创始源头,费时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编写出版了《南阳古玉撷英》一书。
《南阳古玉撷英》
在我国玉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南阳独玉堪称是其中一枝闪烁的奇葩,南阳市也因独特的玉石文化而闻名于世。
南阳玉因产于南阳独山而得名,简称“独玉”,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色泽斑驳陆离,有绿、蓝、黄、紫、红、白六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因其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硬度可与翡翠媲美,故被地质学家称其为“南阳翡翠”,成为南阳著名特产而闻名遐迩,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关于独山玉开采的年代问题,无人知晓。早在上世纪50年代,原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的同志,对独山调查时,发现古代采玉的矿坑遍布山顶,其形制多为竖井式浅坑。这种挖坑式开采显得原始粗犷。从所采集到的文物来看,独山玉的开采,从古代至今数千年来都没有停止过,尤其当代使用爆破技术及凿岩机等现代化机械,开采坑道已深达数千米,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十分复杂。
1959年,文物工作者在独山脚下,浦山镇黄山村北一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出土有玉铲和多件独山玉器,从此可以推断独山玉的发现和利用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从其他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来看,1952年李济在《殷墟有刃石器图说》中指出,殷墟有刃石器凡四百四十四件,其中有玉器七件,而这七件玉器的质料全是南阳玉。《安阳殷墟五号墓的发掘报告》中也指出,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七百余件玉器,其中四十余件标本经初步鉴定,“其多数与现代辽宁岫岩玉接近,少数与河南南阳玉接近,极个别的与新疆和阗(田)玉相似。”(《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而1983年10月在四川成都“宝石讲座和学术交流会”上,河南省地质局在宣读关于南阳玉的一篇论文中说,“在南阳县黄山出土的一件南阳玉玉铲,经鉴定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产物,可知南阳玉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被采用了。”
涉及独山玉的有关问题,赵成甫先生不仅查阅已公布的文物考古资料,还对全国凡出土南阳玉周边的地区进行实地考查。他曾涉足到襄阳、随州、武汉、石家庄、北京以及四川的闻县、河南许昌、平顶山、郑州、洛阳等地。为解决独山玉雕的起源,对已发掘的淅川下王岗、黄楝树、唐河茅草茨、枣阳市鹿头、陨县青龙泉、大寺等遗址中所出土的发大量玉质石器,进行分析对比,终于寻出端倪。如邓州八里岗墓出土的独山玉扁平玉斧,与黄山玉斧的相对年代可确定为仰韶早期无疑。是目前已知的地层关系明确、时代较早的独山玉文物。根据玉斧的造型,钻孔圆润,磨制较细的技术水平来看,已脱离了初始阶段的形态。由此推断,独山玉的发现和利用比仰韶文化初期还会更早。
旧中国,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城内有作坊80余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独山玉为主要原料的玉雕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多达万余家。独山玉产品不仅国内销路广,而且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南阳玉的历史地位过去没有引起重视,不少商家和玉器爱好者想了解独山玉雕在谩长的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的,独山玉雕的历史、艺术价值和在中国玉器文化中的地位等诸如此类问题。赵成甫先生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终于将南阳独山玉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并出版了《南阳古玉撷英》一书。书中对独山玉器在新时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的分布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等诸多问题趋于清晰。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著名的玉器专家扬伯达先生说:“我拜读之后,认为《概述》部分科学性、学术性较强,是一篇评述淅川下寺、南阳市地区春秋墓葬出土古玉及南阳独山玉的好论文,必将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就其论文本身来说,我是非常满意的,并从中获益颇多,特向读者推荐本书。”又说:“主张独山玉的加工、生产在仰韶文化初期,甚至早于仰韶文化,这一提法是完全正确的。对独山玉的源头做出正确判断的同时,还对独山玉的流传做了精细梳理,颇有说服力。”这是扬柏达先生对他开创性研究成果的高度评价。
另外,赵先生对扁平玉斧传统的命名,或称铲,或称耜,或称钺,提出了自己新看法。他从玉斧与墓主人殉葬的位置,与潜山薛家岗、吴县草鞋山、大汶口新石器遗址多座墓葬内出土的玉斧作比较,确认只有王者,权贵才能拥有,并非铲,耜,钺生产工具的传统概念。石斧是早期文明社会权力、地位的象征,也是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此种解读已被学术界所赞同。
《南阳古玉撷英》文图并茂,用彩照、拓本、概论、图表和图版说明等形式,全面介绍了南阳古代玉器的情况。通过研究,说明了它与其他地区玉器在器类、造型、纹饰方面的共同点,又指出其截然不同的特征。表明了在一定发展阶段中华民族玉文化的同一性。其造型、纹饰的差异,反映了南阳古代玉工对民族文化的突出贡献。
该书的出版,对南阳玉雕业借鉴古代雕琢工艺做到了“古为今用”,对于独山玉的深入研究,展示南阳玉文化,彰显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底蕴起着重要作用。
上一篇:
江富建的寻“宝”路
下一篇:
《中国玉石文化丛书:玉润中国》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