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玉文化 > 玉出南阳

独山玉的发展-奴隶社会的独山玉

时间:2016-03-16 15:17:18  来源:  作者:  评论:

   随着新石器时代的结束,进入奴隶制社会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玉器制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玉成了至高无上和人格化之物,“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君子比德于玉”,玉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了自红山文化以来的第二个高峰。夏、商以及西周、春秋、战国,是独山玉业辉煌的时代,连同青铜器、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历史已结束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社会。

  
  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是由石器时代走向铜器的时代。夏代的独山玉有了很大发展,此时的玉业既重佩饰又讲实用,具有相当高的工艺及技术水平。夏代及早商出土的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河南西部、湖北中北部、山西南部,出土的玉器有玉刀、玉戈、玉璋、玉琮、玉圭、玉璧、玉臂环、玉梳、玉管、玉镞、玉钺等。1975年3月,镇平县城东北三里处的安古城出土了两枚带孔玉铲,经有关专家鉴定,属夏王朝前的作品,夏王朝前的五帝时代,楚氏族就开始在伏牛山一代活动,由于遭受中原部落的征讨,他们多次从方城山到楚山一带集体往返迁徙。这两枚带孔玉铲,很可能是楚人遗落的最早的玉雕。从方城山到楚山,途经南阳的独山,再到远古镇平,而这两枚玉铲正是用的独山玉料。湖北黄陂叶店盘龙城遗址(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出土了戈、笄等玉器,其中一件玉戈是用独山玉制成的。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件独山玉玉戈,通长30.2cm,缘宽6.6~6.9cm,厚0.5~0.7cm,每面刃中有凸棱,刃峰交界处呈弧形隆起,是典型的玉兵器。
  
  汤灭夏之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历经约600年,商朝后期,奴隶制文明高度发展,标志着这一文明的是甲骨文字的相当成熟和青铜冶炼技术的相当进步。因而商代玉雕业和石雕业大为发展,且具有三大特点:利用玉石品种多,雕琢的工艺精,玉器由实用型转变为权力和玩赏型。所用的玉石种类有孔雀石、绿松石、昆山玉、岫玉、独山玉、大理石等。商代古玉业的成就很高,以众多玉器著称。出土的商代前期戈、刀等玉器,显示了当时的开料,琢磨、钻孔、抛光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使玉器制作跨上了新的台阶。
  
  商代已知最著名的有大量玉器出土之地是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的殷墟。1976年发掘的5号墓即妇好墓,出土玉器达755件,为殷墟历来出土玉器最多最好者。在玉器作坊遗址中出土的玉器质量也较好,同时还有玉材原料,半成品等。
  
  妇好墓出土玉器的形制有琮、璧、璜、瑗等礼器;人像、头像;象、虎、熊、牛、马、羊、猴、兔、鹰、鹤、号、鸽、蝉、蛙、鱼等禽兽;飞鸟、虫鱼类;龙、凤等。对其40余件鉴定表明,少数与河南独山玉接近。玉器大部分色泽晶莹,据初步统计,以绿色为最多,褐色次之。1982年李济同志指出,殷墟出土的7件玉器全为独山玉。玉器按用途大致可分为礼器、实用工具与用具、装饰品与艺术品三大类,表明独山玉在商代已被广泛采用,并反映了商代玉石雕刻的高度工艺及技术水平,在造型上突出了象征主义手法,富于想像和装饰性。
  
  由于独山玉具有多色的特点,因而商代玉匠们还注意利用一块玉石上所具有各种颜色的天然色斑“俏色”,并据此进行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不同色斑上雕刻出相应的生动活泼的景物,从而使整块玉石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就是由商代发明、流传千秋的“俏色玉雕”。例如,1975年冬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北两座房基遗址内就出了玉鳖、双龟、玉螺、玉璜等,有人认为它们的玉质是独山玉。玉鳖充分利用独山玉的天然色泽和纹理,保留玉料上固有的墨绿色石皮,使玉鳖的背甲、双目和足尖为黑色,头、颈、腹部位以灰白色相衬,使玉鳖的形象生动逼真。这是已知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俏色玉雕,对后代玉器制用具有深远的影响。南阳市十里庙商代遗址距独山玉矿约两、三公里,这里也不断发现小件独山玉器出土。
  
  南阳市北10公里序山(今称独山)下的申城,是西周末年申国迁于此地的遗址。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一所灭。楚国建立的宛邑,就是现今南阳市的前身,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当时,楚国为巩固这个前哨阵地,曾劳师动众竭力加以经营,宛则成为楚国著名的冶铁基地之一。由于铁器工艺技术的进步,为玉雕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南阳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玉器则最为丰富,其中有玉牌、玉笄、玉梳、玉璜、玉璧、玉环、玉?及石偏磬、玉排箫等,雕琢十分精致。
  
  奴隶社会玉器业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高与铁器生产进入生产领域有关。出土的楚玉器内,不少纹饰图案为细腻的阴刻线,均匀流畅,刀法简洁有力,与铁质工具使用有关。
  
  宋应星《天工开物》琢玉法载:“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填沙,逐忽划断,后施精巧功夫,得镔铁刀者,则为利器者也”。这个记载虽然较晚,而根据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玉器制作水平分析,可以认为当时的玉器制作已开始使用了“水沙”技术。镇平石佛寺西北处,古来盛产一种红沙,可磨玉。“万户柴屏内,朱砂磨玉矶”的“砂”,就是指的这种沙,这种沙被镇平玉雕人使用了几千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发展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社会极不安定,诸侯割剧,他们都大力制造青铜器、玉器。此时玉器纹饰复杂,细密婉 、粗犷豪放,在制作技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网址:/yuwenhua/yuchunanyang/2016-03-16/643.html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热点排行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