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玉文化 > 南阳玉研究

名家随笔:有美玉于斯

时间:2014-07-01 11:15:05  来源:  作者:  评论:

   去镇平访玉,想了很久,终于成行。

  
  驱车去玉雕湾。先看见一道水,自伏牛山深处流来,流出了岁月的悠远感。水汇成一湾,澄清如练,映天光云影,草色柳烟。这正是一个宜于展示美的所在。水之湄,屋舍俨然。家家珠玉,户户琼瑶,罗于案,列于架,陈于几,般般件件,灵光璀璨,闪耀得空气也激动。人们就看——不能说看,说看就俗,就亵渎了美,应当说观赏、欣赏、鉴赏,带着对艺术的虔敬,用眼用心,调动自己的全部审美经验,去亲近,去领略,去陶醉。只见那么多玉制的花卉果蔬,人物动物,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皆形神兼备地鲜活在石头上。那一棵乳色的白菜,根须似带湿润的泥土,像刚自田畦拔来,叶片支楞楞的,水灵灵的,像刚去掉老帮儿,其上趴一只青色蝈蝈儿,凝眸曲腿,仿佛马上就要蹦走。雕的是寻常事物,野味十足,又韵致高迈,大俗化为大雅。我当即想起农家出身的画师齐白石的《双菘图》(古人称白菜为菘)题句:“先人做过三代农夫,方知得此根有真味。”又想起儿时的故乡,故乡的蝈蝈儿,蝈蝈儿的清脆叫声,不禁乡思绵绵。还有一件,雕的是逶迤的峰峦,迢遥的山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位古装的书生,西风中骑一匹瘦马,正茫然向前看,看看天色晚了,暮霭沉沉,何处是家?哦,断肠人在天涯。漂泊之苦,羁旅之难,真真值得同情。一块默默的美玉,向我凄婉地唱着马东篱的那支唱了几百年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我只有低徊不已、感叹唏嘘。人工胜过造化,硬把现世的和历史的,人界的和神界的,真实的和虚幻的,一切的美好都变为生动的存在。石头是硬的,却变得柔润。石头是凉的,却变得温馨。石头是哑的,却会说话,会吟诗,会倾诉自己的一腔缱绻情怀。石头是物质,却具备了独有的思想、精神、文化品格和艺术旨趣。对每件精品都应当驻足半天,体味良久。然而,太多了,只能草草一看,甚至匆匆一瞥。走一路,一路遗憾。
  
  一条玉街,一道美的长廊。
  
  后去玉雕厂参观,亲眼看见设计师和工人用慧心,用巧手,把璞变为玉,把玉变为艺术品。那过程,寂寞而漫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切磋琢磨,精雕细刻,意匠惨淡经营中。消磨了石头,也消磨了人生。造就了美,也造就了自己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坚韧性格。他们用的是减法,即罗丹说的:“把不是雕塑的地方去掉就是雕塑。”渐删渐减,石头渐具性灵,渐有撼人神魂、动人感情的力量,终于成为活生生的完美。每件精品,都附着了奇思妙想,都凝聚着无量的心血汗水,都昭示着玉雕人对美的真诚憧憬。我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他们为人间奉献了美,却不让知道创造者是谁,不像舞文弄墨的作家,即便写三二百字,也要签上自己的姓名,牢牢地把握着著作权。
  
  玉无价,美无价,然而却是商品,须要卖的。我就油然想起《论语》里的一节:“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在这里,让孔夫子为镇平玉雕做做广告。
  
  
本文网址:/yuwenhua/nanyangyuyanjiu/2014-07-01/95.html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热点排行
最新信息